【偶爾看的書】日本旅遊散文



前陣子看了一本極好的旅遊散文,也看了一本極差的旅遊散文,
不知道是基於想要證明前者的好還是後者的差,
總之引起了我找更多旅遊散文來看的慾望。

於是乎設定文型為旅遊散文,地區為日本,接續看了幾本書如下:

1. 《日本.一路騎下去》
作者: 石田裕輔 Yusuke Ishida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10

作者為書寫旅遊、自行車相關之專欄作家,
而此書是他騎車由騎單車遊日本南北的濃縮遊記。

不是旅遊書提供全面細節的介紹,也不會聚焦在某項議題進行較深入的剖析,
這本書屬於非常生活化的、個人式的分享,
其所表達的十分輕鬆易讀,十分具大眾性,很容易滲透到讀者的腦裡心裡。

作者的優點是不隨眾,字字實在,不溢美不包裝;
視角有意思,能將一些別人不見得注意到的幽微細節紀錄下來;
擅長書寫結局背反預期的滑稽故事,有時諷刺有時無奈有時溫柔,常讓我不小心笑了出來。
這些存在於書中氛圍的小笑點,往往在被擷取出來時便迅速在舌尖上融化,
無法忠實傳達給第三人,似乎只能親自一讀才能體會。

我覺得此書也許不算在必讀清單上,卻仍有它的可看性,
若是哪天在圖書館遇到它,推薦花點時間看看這位日本人的分享。

2. 《露水京都》
作者: 韓良露
出版社: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15/12

朱全斌將韓良露比喻為露水,
如今露水消散,伊人不在,他只能由京都這顆處處反映亡妻倒影的露水來追憶亡妻,
並將韓良露過去描寫京都的散文集合收集成冊。

由此可知這本書其本質是紀錄並追憶,內文是被動集結之結果,
不確定是不是這個原因,
總覺得單篇讀來可能不錯,但整體讀下來卻出現幾個比較挑剔的感覺,
一是有時夾雜幾篇比較令人出戲的小篇章,(例如藝妓經營哲學那篇,我覺得十分突兀)
二是有時覺得主題拆解過於細碎,每篇篇幅過短,
可能是跟個人好惡有關吧,我個人沒有很喜歡這種方式,覺得影響到閱讀的情緒,
讀完之後對整體內文的印象也不深刻。

話說回來,
韓良露曾自比自己是城市的採集者,而京都應該是她最愛的一顆珍珠。
寫了不少書又這麼愛京都的韓良露為什麼不早點主動替京都做一本書呢?
我想,正如她所說的,
人生歷練越多,對京都的體悟和同感就越深,
也許沒有早點替京都做書,也許是韓良露的慎重也是自謙吧?

3. 《散步時總想吃點什麼:東京、京都、大阪的經典老舖》
作者: 池波正太郎
出版社:麥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

日文原版是1977年出的,內容是作者早年四處散步或工作途中所覓食的好餐廳集結。

這是一本懷舊書,一部文字紀錄片,紀錄那尚有"古風"的美好年代─
打動人心的美好食物,催化融洽情感的真誠服務生,及店家以滿足客人為首要目標的質樸精神,
而這些,都是形塑他這個人的根源和重要的工作養份來源。

成長於一個旅遊風氣未萌芽的年代,一個在自己社區就能滿足民生需求的年代,
從小時候到隔壁里"探險",從一個會對著高級餐廳的菜單讚嘆的少年,
到一個在各地都熟門熟路,腦中有著著私房地圖的"大將" (大阪人對一家之主的稱呼);
從生長的東京,到京都、大阪,以及其他都市,
作者探索的軌跡離家越來越遠,回憶的年代也越來越往後推,
讓我突生想阻止作者繼續往下走的念頭,
我想是因為作者年少時期對美食、美店那種初出茅廬的驚訝讚嘆,太過打動我的心的緣吧!

可能是劇本寫慣的人,
用字遣詞並無太多修飾美化,
然而質樸柔貼,三言兩語就能把情景生動地勾勒出來,
讓我感受到從書中反射出來的那種幸福的情緒。

此外,由於作者的年代經歷過二戰,
書中不時出現作者對戰前、戰時、戰後東京的描寫,
像話家常一樣平常的語氣,篇幅不多,但都很深刻。

三本裡面,
我個人最推薦這本,
然而功能性和娛樂性來說,也許石田裕輔的書可能更符合需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