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毅舜所著《山丘上的修道院:科比意的最後風景》,是一本作者以藝術家兼教徒視角介紹他眼中的現代主義大師科比意的建築大作拉圖雷特修道院之著作,書內也收有許多他先前受邀於此擔任駐院藝術家時所拍攝之院內照片。
過去藝術為宗教而存在,教會也是「不管哪個天才都請得動,連不善壁畫的米開朗基羅都乖乖放下雕刻刀,為西斯汀教堂畫了最後的審判天頂壁畫」那樣財大勢大的程度。然而自從19世紀開始,藝術創作不再圍繞宗教主題,無數卓越的藝術家在教堂之外活躍地創作著,而這時期所建的宗教建築卻只是一再複製過去的軀殼和影子,漸漸失去感動人心的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獨具慧眼的艾倫‧考提耶神父自1930年代起便力排眾議,爭取當代知名藝術家來設計教會建築。
基本上對於普羅大眾心裡擁有既定印象且帶有神聖性質的建築,尤其是宗教建築,建築師不會做太破格的設計,再怎麼創新突破,通常還是會在大眾定義那類建築該有的長相框架中進行設計。(最近看書看到一個類似的例子是隈研吾當初受託整建位於銀座的歌舞伎座,他深知歌舞伎座在日本人心中的重大象徵意義,以及必須具備的華麗的節慶特質,所以最終仍然沿用前一代歌舞伎座之外形,也做好了只要更動這個代表日本記憶的歌舞伎座,不管怎麼努力,都一定有人批評的心理準備。)
然而在艾倫神父爭取下先後催生出的阿熙教堂、馬諦斯教堂、廊香教堂,以及拉圖雷特修道院這幾座非教徒藝術家設計而成的教會建築,卻有許多前無古人的大膽設計,其顛覆程度,可以這麼說,若非座落於偏遠郊區,大概早就被氣不過的保守教徒一把火給燒了吧!
然而這些或許試驗或許成熟的作品,也意味著時代推移的背景下,世人對教會建築的另一種思考與定義。
拉圖雷特修道院這樣一個外表素色線條硬直的水泥方盒、因應建築師設計哲學而沒有(或極少有)世人熟悉的宗教圖騰和神像、以及內部為了限縮自我而刻意規劃狹小的修士房間,它給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和艾倫神父對此地的期許─「一個安靜、可讓上百人身心靈安頓的地方」─完全連結不上,更有甚者還有遊客把此地比為重度精神病院。
另外單純以建築來看,拉圖雷特修道院太過經典,讓許多世人只見其建築光彩,而不見其宗教歷史意涵,對照日益下降的修道人和終年絡繹不絕的建築朝聖迷,連修士都要身兼建築導覽員,這樣的情景看在身為虔誠教徒的作者眼裡,對於以下問題耿耿於懷,無法輕易跳過:「科比的這座修院,原始的設計理念究竟是服膺於宗教之下,還是自我的藝術追求凌駕於宗教之上?」、「科比的修道院究竟是艾倫神父夢寐以求、宗教與藝術結合的交響詩? 還是一曲變奏的輓歌、一首盪氣迴腸的安魂曲?」
總之書的前半段是此建築的背景、教會的歷史、面臨的挑戰與變革的壓力等介紹,後段則為作者與此修道院和解的自我整合過程,並對修道院各部分做了細細地介紹,我就不對此贅述了。作者以他自己的視角出發,講了個有許多「人」的故事,輔以許多有趣的小事與軼聞,比起教科書式的介紹文章,讓我對此地更容易產生連結與概念。
最後節錄書中一個讓教徒哭笑不得,但我為此發笑許久的小故事:
"某次,寒風刺骨的聖誕夜,我與幾位神父在準備就寢時,竟聽到有人在大霧瀰漫、伸手不見五指的屋外呼救。原來一位來自遠東的建築愛好者,中午抵達里昂車站後,就四處詢問如何來到這座山丘上的修道院。不諳法語的他,直到子夜才終於飢寒交迫的來到拉圖雷特修道院。在細雪中發抖的陌生人,倒給了修道院出了難題,原來修道院專門負責接待建築訪客的工作人員,因為聖誕節而放假去了。大修道院完全關閉,根本無法接待客人。然而善待陌生人,是宗教最基本的精神。我們的神父最後破例收留了這無處可去的陌生人,為他找來堪可果腹的食物,第二天更打開修道院深鎖的大門,讓他入內參觀。在那能把人凍僵的冰冷建築裡,那年輕人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其興奮簡直有若虔誠信徒見到教主般的無法自已。"
"但這位科比意的超級粉絲,鐵定不是傳統教徒。"
"「您父親也是從事神父行業嗎?」第二天,用早餐時,我竟聽到他問了神父這樣的問題。"
---
拉圖雷特修道院:
https://www.archdaily.cn/cn/890424/ad-jing-dian-la-tu-lei-te-xiu-dao-yuan-ke-bu-xi-ye
《山丘上的修道院:科比意的最後風景》: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8852
作者: 范毅舜
出版社:本事文化
出版日期:2011/12/2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