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google map上找尋桃園景點時,發現有這麼一個「土地公文化館」,想看看實際內容,所以在某個週末就實地走訪了一遭。
---
土地公(亦為客家人所稱之「伯公」)信仰源自於漢人對於自然、土地的崇拜。最早僅是抽象的土地崇拜概念,並且也僅有天子(或諸侯)才可祭拜,即所謂的「社祭」(這也可理解,君權社會中天下的所有權都是天子的,誰能與之分享)。之後隨著時間演變,才轉變為土地公這樣有具體形象的人格神,並發展出了完整的神明位階理論(土地公屬基層神祇)。
土地公雖然「官小位卑」,卻也因為與庶民貼近,故其綜理業務包山包海,既保佑健康、平安,也保佑財運、事業運、各業生產經營順利,亦有信徒會向土地公求子等等,真正是什麼都可以拜,什麼都不奇怪。
而土地公的意涵與性質,也反應在廟體或是土地公像之上。例如古早土地公祭拜的外形有原石、石棚、「后土」等形式,並也常與自然之物相連結(例如設於老樹之下),此反映了自然崇拜的意涵、與土地連結的意象。爾後又有像是縮小版房屋的「小室」型土地公廟,高度僅人的半身高,廟體並不大,這也意味著信徒需要彎身下來才能祭拜。而在一些交通不方便或生活條件不佳的地方,甚至沒有固定的廟宇和神像,而是以地方上輪流供奉香牌來替代。也許正是因為土地公與庶民接近的特質,使得土地公信仰的表現在外的形式也較為彈性,規模不必大,造價不需高,而這也更進一步推動了土地公的普遍性。
▲ 后土型與石棚型伯公壇
另外,土地公廟設置的位置,也無聲訴說著當地的故事。例如在庄頭庄尾的土地公,意在保佑一地居民平安,同時也是一地的開發史的最好證據;例如設置在要道的土地公廟,意在守護行路平安,見證當年行路之艱險;例如設置在礦坑口的「寄命」土地公廟,礦工家庭的高風險與無奈更是不言而喻。
---
桃園市桃園區是全台土地公廟密度最高的區域,故地方政府也抓緊此地方特色,從2008年開始每年舉辦「土地公文化節」,並也在2017年成立了這個土地公文化館。文化館中跟土地公有關的展覽空間在2、3樓,共兩層。空間不算大,展物不算多,算是個偏中小型規模的展館,不過對於小朋友和一般民眾者來說,也算足夠了。
文化館一樓有請了一座土地公廟,主打無香祭拜(所以我一開始以為只是個佈景而已)。二樓有一個閱讀區,佈置得頗為舒適,放的書也算多,我滿喜歡這邊的。我覺得這個閱讀區是個不可少的點,讓有興趣的人,不論大人小孩,看完展覽之後也能在此看看其他延伸圖書,這樣似乎更完整,所以希望這裡能夠持續保持。(總是怕這樣的地方會因為使用率不夠高而被忽略)
另有一面牆,選了桃園除了復興區外的所有行政區有代表性的土地公廟各一座(註:復興區在山區,主要居民是原住民,信仰系統不同)。我覺得挺好的,就是照片少了些。
其他像是土地公像的尺寸材質工藝姿勢神情服飾衣著配件,陪祀神如土地婆、文武判官、虎爺,也是值得留心的主題。
▲ 新神像包原始神像、大神包小神的「神中神」案例
土地公文化館另有一區主題是比較其他華人社會的土地公信仰,例如雖然在台灣,土地公也可能包含求財意涵,然而澳門是直接把土地公和財神合一,變成「土地財神」,並且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以牌位的樣式設立在門邊,也許這顯示了當地的重利特性? 而像是多語系國家如新加坡,土地公廟的籤詩也會多了個英文版本,祭品方面也略有不同;至於馬來西亞則基於尊重當地原始住民等理由,所以有些土地公廟也會擺放一尊拿督像等諸如此類的地方性差異。
---
以上算是一些參觀筆記。
其他雜項紀錄如下:
- 可搭配週遭餐廳和景點(以沒有自備交通工具為例):陸軍小館用餐、虎頭山假日花市、桃林鐵馬步道(由過去的桃園鐵路林口線改成的自行車道)、虎頭山步道
- 可搭配讀物:《台灣的土地公》
- 可搭配fb社團:老伯公舊土地公
- 相關節日:桃園土地公國際民俗藝術節、社子夜弄土地公
- 其他: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0/tyai/IUN/taofaith.html
留言
張貼留言